為宣傳推介臨清市深厚的運河文化、非遺資源和美食文化,提高城市旅游形象和影響力,經省文旅廳同意,臨清于今年9月28日-10月5日舉辦中國大運河(臨清)非遺美食文化節(jié)暨東宛園開園儀式。

體驗完文化節(jié),感覺還沒盡興,還要了解臨清深厚的運河文化、非遺資源和美食文化,還可以約上剛剛認識的朋友,一起去到臨清的桑文化里繼續(xù)聊個天南海北!
中國好桑黃,百年彭壽堂!桑黃是一種藥用真菌,因寄生于桑樹而得名,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用藥用歷史。臨清被授予中國桑黃之都、中國桑黃種植示范縣、中國黃河故道桑黃(粗毛纖孔菌Inonotus hispidus)核心產區(qū)等稱號。臨清桑黃被譽為森林黃金,經中國工程院李玉院士認定:“臨清桑黃是目前能夠查證到的,古書中最早記載的桑黃,譜尼報告顯示,臨清桑黃是所有送檢樣品中三萜、多糖、總酚、麥角甾醇成分含量最高”。臨清清源正本生物醫(yī)藥科技有限公司主導的”彭壽堂”桑黃系列產品已全面上市,深受百姓歡迎信賴。是以桑黃為主題的桑黃博物館,集科普展示、展覽體驗等功能于一體。以桑黃文化研究、野生藥材資源普查、中醫(yī)藥文創(chuàng)產品研發(fā)等系列的特色展館。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主要集中在先鋒辦事處境內,面積1萬余畝,一期開發(fā)2000木,北依邢臨高高速,南靠省道322線,西鄰京九鐵路,東有德商高速,區(qū)位優(yōu)勢明顯,交通非常便利。公園內古沙丘連綿起伏,宛若一條蒼龍盤旋而臥,蔚為壯觀;近2公里長的古堤和古馳道至今仍保留著原始風貌;1萬多株古椹樹蓊郁蒼翠,樹齡大多在300年左右,森林覆蓋率高達80%,是名副其實的“秦漢古河道、明清椹果園”,被人們譽為“天然氧吧”、“世外桃源”,至今仍流傳著大禹曾在此治水、秦始皇由此東巡等古老的風俗傳說。黃河故道地質森林公園內有九龍?zhí)丁⑻交、聽濤亭、龍圍崗、陳公堤和“樹王”等景點,同時,還設有沙地足(排)球場、嬉沙區(qū)、嬉水區(qū)等健身休閑設施。所存古堤、馳道、亭閣,既具有觀賞性,又具有考古價值。臨清黃河故道古桑樹群,是黃河流域農桑文化的代表,是中國農桑文明發(fā)展史的見證。2018年,黃河故道古桑林被聯(lián)合國列為“世界重要農業(yè)文化遺產”,2019年臨清古桑園被評為“省級地質公園”。在這一片翠色濃郁的古桑園,就長著頗有神秘感的“金疙瘩”。臨清桑黃燉雞精選臨清桑黃和臨清桑黃飼養(yǎng)的桑黃雞。將桑黃切片備用,數(shù)量多少可自行決定,按照一般雞湯做法,將燙過后的嫩雞肉、香菇以及桑黃切片放入鍋中悶煮即可。臨清桑黃燉雞真的好鮮,有一種補藥瞬間流到身體的盛覺,味道比較原始,主要是雞香還有淡淡的藥香,雞的香味已經完全融合進去,嫩而不膩,吃到最后元氣滿滿的。為了進一步宣傳桑產業(yè)文化,推動企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,創(chuàng)造美好生活,不斷實現(xiàn)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市場復蘇以來,打卡超然樓亮燈,進“淄”趕烤品煙火味......齊魯大地喜迎八方游客,“好客山東”頻頻出圈。作為文旅融合鏈條上的重要一環(huán),臨清桑黃文旅酒店應運而生,錨定高質量發(fā)展目標,用至臻服務和過硬品質為賓客留下了美好體驗。